(公众号被禁)龚楚眼中“南昌起义”的另一面:“20军军纪极差、指挥层毫无军事素养”

龚楚眼中“南昌起义”的另一面:“20军军纪极差、指挥层毫无军事素养”

龚楚的回忆录,在我看到的历史类回忆录里是一本奇书:比建国后那些文人捉刀、老干部口授的回忆录垃圾,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龚楚家境优渥、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早年在粤军中服役的表现就非常优异,实战经验也非常丰富。后来在中央红军中,龚楚也是红军最高级指挥员之一,曾经接替受伤的刘伯承代理了两个月红军总参谋长。1934年中央红军逃离根据地后,龚楚脱离红军,后定居香港,回忆录就是他在香港写的。

640.png

以上种种因素累加,导致他撰写的回忆录,既客观又真实,最突出的特点是军事素养极高:描述兵力部署、作战行动、敌我态势如同作战报告一样。其回忆录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加之龚楚曾经担任中央红军参谋长的高位,导致其回忆录相当有参考价值。

龚楚作为广东民军的一名营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后追随朱德与毛司令会师井冈山,成为红四军最初3个团之一的29团党代表(资历仅比陈毅稍差,军事能力则远超陈元帅),展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对南昌起义后的种种失策,有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总结起来一句话:草台班子闹哄哄。

首先在龚楚看来,起义军的战略不对头,打谁联合谁根本没数、没取得一致意见就闹哄哄的起义了,行军路线和发展方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瑞金疗伤时,恽代英、贺昌等常来看我,有一天,他们告诉我:廿二日廿四师及二十军在会昌以南击溃黄绍雄师,战斗激烈,黄师现已溃不成军,向广东浔邬方面退却,我军已停止追击,准备调回瑞金集中,拟迂道汀洲、上杭赴潮汕东江。我说:我们为什么不趁此时机乘胜追击,经浔邬、平远入梅县、兴宁进占惠阳,相机乘广州空虚,进攻广州?反而迂道汀洲入粤,予敌有充份时问与空间调集兵力,选择战场来迎击我们,岂不是坐失良机,费时失事吗?
他们笑道:你的意见已有人提过了,但周恩来等极力反对,他们认为伤兵太多,运输困难,且兴梅一带无群众基础,故决定下潮州,进占海陆丰及沿海一带地区,然后再相机进取广州,一则此地区有群众基础,二则从汕头海口可取得苏联援助,所冒风险较少。
我听了之后啼笑皆非,深深觉得我们党中央这一班领导人物,缺乏军事常识,令人失望。

龚楚对于起义军的作战对象,也表示难以理解:不打反共最积极的军阀、反而跟亲共的张发奎过不去,是龚百思不得其解的“臭棋”:

我又问他们:国共分家后,在武汉时期,党不是要与张发奎合作打回广东去吗?而张发奎将军在汪精卫宣布国共和平分家后,不但不将我们党内的同志“清除”,反而收容被国民党驱逐出来的党员同志,他这种做法,显然有诚意和我们合作,党为什么不积极争取他,反而煽动他的部队造他的反?这不是孤立自己,多树敌人吗?然而他们给我的答复,只是长吁一叹,说道:“事成过去,不必再提了”。

我想起在武汉时流行的那一段传说:“蒋介石屠杀共产党,朱培德遣送共产党,张发奎收容共产党”。现在看到对共产党最好的张发奎将军,竟首先蒙受其害,不禁令人唏嘘叹惜!

龚楚对贺龙的20军评价不高,他认为该部军纪废弛、战斗力弱:

我们这个营自南昌出发以来,一直都随着革命委员会行动,担任警卫工作。现在竟改编于二十军部队之下,二十军军纪败坏,它先我们征发队:隶属于政治部,行军时担任征集粮食供应部队工作。出发,沿途放泠枪、拉夫、捉牲口,闹得民众鸡犬不宁,纷纷逃避。自命是革命军的二十军竟如军阀部队一般,令人冷齿。而我们现在归它统辖,人人心内都不以为然。

龚楚对于20军的战斗力描述不多,但语中不乏轻蔑(毕竟军纪差的部队战斗力一般不高)

第二十军一、二两师在陆丰被粤军缴械,贺龙被俘(后被广东国军将领将他释放逃往香港),师长以下官兵全部投降”。听到这些消息,我们再不能久留,只有依照周恩来临行前的指示,将所有枪械交给区农协会,雇了两艘帆船开赴香港。

龚楚的回忆自然有他主观的一部分认识。但是回忆录里很多东西可以互相验证,尤其是高层一些个人信息,龚楚说了很多,比如朱德元帅当年娶四房姨太太的轶事,还比如朱毛红军会师时,朱德的红四军兵力十倍于井冈山的红军山大王,龚楚在会议录里并没有避讳。看他的回忆录,很有开盲盒的感觉。

建议大家找来读一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公众号删除)红军代总参谋长龚楚总结的南昌起义军失败原因(汤言策)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