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齐德学、全被忽悠瘸:这位抗美援朝军史专家在长津湖战役兵力对比上搞双标
(全文1700字) | 作者:汤言策
《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的长津湖战役兵力对比有猫腻:也不能说造假,但妥妥搞了双重标准。(此书算是韩战必看中文史料,有一说一内容有一定深度,但也一如既往的利用中文博大精深玩春秋笔法)
(曲爱国、齐德学)原文如下:
“东线主战场在长津湖地区,“联合国军”投入作战的为美第10军指挥的3个美军师和2个南朝鲜师共9万余人,志愿军投入作战的为第9兵团3个军共12个师15万余人,占有1.66:1的兵力优势。”

这段兵力对比逻辑相当不严谨,敌我兵力对比可不是1.66:1,5:1还差不多。因为:
1.美第十军指挥部队5个师,兵力9万余人是靠谱的。但这9万人不完全针对志愿军九兵团,跟九兵团交火也就1个师(陆战1师)+2个RCT的兵力,算上KATUSA也就3万人左右。
剩下6万人干嘛去了?当然是对付人民军去了,因为此地的人民军也不是空气啊!(齐德学很鸡贼,用的是“志愿军投入作战”的字句,并没否认人民军也参战的历史事实,逻辑上还真挑不出毛病,给人一种错觉志愿军兵力优势也不大,但此战实际至少五倍优势)
2.美3师在陆战1师左翼跟人民军12师团残部打得不可开交,维基百科引用Mossman的描述,为了配合九兵团的突击,人民军残部在兴南区域行动很积极,对美3师的交通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不小的损失。迪尔说史对人12师团参战也有描述但一笔带过,具体作战部队有待考证。(人民军番号似为第五军团?待考。人家不是游击队,有军衔有番号有指挥有制服,凭啥叫人家游击队?倒是某军过江后全军摘除标识用假番号,按国际法俘虏抓住直接枪毙也不为过)
美3师接应陆战1师只派出一个战斗群RCT,很轻易就击退了26军的追击部队(Mossman),整体来看美3师是战略预备队,长津湖战役参战程度并不高。
3.陆战1师右翼的美7师被拉的很散,31RCT在新兴里,隔着长津湖掩护陆战1师右翼,被80、81师打死俘虏1500人。该师32团和17团在右翼跟着韩1军也基本没跟志愿军交火。战后师长巴大维被撤职(此人在电影《大决战》中有亮相)。
4.韩3师和首都师(韩一军团)一路追着人民军屁股打,9月底就越过三八线,一路打下元山、兴南、清津,沿着东海岸把人民军第四军团和匆匆动员的海军部队打得节节败退(wiki)。说直白点陆战1师其实就是韩1军的左翼辅助部队(志愿军九兵团参战美军知情但并不了解参战规模,直到26日陆战队情报才发现志愿军58师,美军随即迅速收缩)。
因此齐德学非要搞兵力对比,那就别耍流氓:
1.如果把联军东线兵力都算上,那就要把跟志愿军九兵团并肩作战的人民军的第四、第五军团、海军部队兵力也都算上。东线人民军虽然残破,大几万人还是有的。而且人民军执行战场纪律很严厉(wiki记录至少枪毙过1个大队长),人民军虽被韩军打的很狼狈但从未停止战斗,毕竟北面背靠两个大哥还远未被消灭,战斗力不能忽视。
2.如果只算跟九兵团15万人交火的部队,那就只能算陆战1师加强的3万多人。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军史的原则(也就咱们把实事求是当成高标准,难道做人做事不撒谎这不是应该的吗?这不是变相说都在撒谎已经一槽烂了吗?),不能玩花活搞双标故意夸大敌军规模。Korean War的英文资料翔实,胡乱写历史是要被啪啪打脸的。
不得不说:齐德学确实水平有限还爱玩花活。
BTW:我喷齐德学没任何问题,人家在后记写的明明白白:
“由于课题组水平有限,课题研究时间较短,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看见没,人家齐老师比你们喷子有风度多了。人家自己都承认自己水平不高,我只是顺水推舟。咱们消费者兼被服务的人民发现正史bug,该喷就喷。
再BTW,我批评的是我觉得值得批评的,齐德学虽然水平不高也比知乎那几个只会复制粘贴的臭鱼烂虾强太多了。那些自大的玩意儿写的垃圾我看一眼都是浪费。
(有些水平不高的家伙包括齐、王在内,以为靠自己那点历史材料、涂涂改改就掌握了那段历史的解释权和话语权……
鄙人汤言策在此借用知乎小将的话告诉他们:
Fuck you!操你妈!~白日做梦~
参考文献:
Ebb and Flow: November 1950-July 1951 (The Korean War)
维基百科:UN offensive into North Korea
迪尔说史:《朝鲜战争中的人民军第7步兵师团,首任师团长是黄埔军校八期生》、《朝鲜战争中的人民军第12步兵师团(下):重组与鏖战东线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上海人汤老师,2002年出生,某乎号Qiaostw1,欢迎大家关注!最近有人恶意模仿本号,请大家注意甄别。
看真实历史加我qq:906542072